在低空经济加速崛起的当下,多数人追逐行业热度时,四川俊天翼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春联却将目光锁定在基层人群的就业与创业难题上。他希望借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东风,为普通人搭建“能扎根、有奔头”的发展平台,从洞察行业潜力到搭建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其创业路始终围绕“帮更多人找到方向”的初心展开。
创业初心:锚定基层需求,借力低空经济破局
“我想借着低空经济的势头,为更多基层年轻人、失业人员找个工作机会,给他们一个轻创业的可能。”谈及创业初衷,王春联的表述朴实却坚定。在他看来,传统行业就业压力渐增的当下,低空经济正像20年前的房地产行业般,蕴藏着可观的发展空间——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物流运输等领域对无人机人才的持续需求,恰是为基层人群打开新职业大门的关键。
选择无人机赛道,并非王春联的“一时兴起”,而是基于行业前景判断与团队优势的综合考量。他深知,创业需要“资源”与“技术”双轮驱动:自身深耕多年积累的商学院资源,能为项目链接企业合作、搭建人脉网络;联合创始人阮老师的专业背景——大型无人机机械及运用专业出身,且有超大型无人机领域工作经历,则为技术落地提供了支撑。“一个懂资源对接,一个懂技术实操,我们俩凑在一起,就想把‘帮人就业创业’这件事做实。”
经营哲学:以“诚信务实”立企,用“共赢”聚人心
“诚信、务实、努力、共赢”,这八个字是王春联的人生信条,也是俊天翼的核心经营准则。公司发展初期,从训练基地建设到团队搭建,每一步他都亲力亲为,力求“扎实落地”。面对创业中的压力,他从不抱怨,而是以“调整心态、聚焦解决问题”的态度应对——在他眼中,创业本就是“啃硬骨头”的过程,唯有稳住心态,才能带领团队走得长远。
这种“务实”理念,同样贯穿于俊天翼的业务布局中。公司成立之初,王春联便明确核心业务方向:飞手培训、教员培训、无人机维修与轻创业支持,每一项业务都紧扣“解决实际需求”。他清楚,基层创业者最缺的不是“想法”,而是“能落地的资源”——因此,他凭借自身资源优势,为公司链接了百余家企业,确保学员培训后能精准对接就业岗位;同时推动“轻创业支持”,通过资质共享、场地共享等方式,为创业者降低初期门槛。“我们不搞花架子,学员来学技能,就要让他们能上岗;有人想创业,就要帮他们把‘第一步’走稳。”
破局与愿景:直面挑战,稳步迈向“全国标杆”
创业路上从无坦途,王春联坦言,俊天翼发展初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线上营销与推广。但他并未陷入焦虑,而是迅速寻找解决方案。“我们的规划不追求‘快’,而是求‘实’。”王春联强调,头两年要在西南地区把服务做扎实,成为行业内“靠谱”的代表;三年目标是冲进全国第一梯队,让更多人知道俊天翼在“认真帮普通人成长”。
他的长远愿景更显温度:“想帮上百万基层朋友在新行业站稳脚跟,让他们从‘试试看’变成‘我能行’,从迷茫找不到方向,到敢说‘这是我的事业’。”
创业者心声:踏实前行,以利他成就价值
作为创业者,王春联常想对年轻同行说:“别光想赚快钱,先盯准问题、找对方向。”他总以自身经历举例——创业初期,他和伙伴“一个有资源、一个有技术”,从搭建训练基地、设计培训课程等小事做起,一步步搭建起业务框架。“资源少就从小处着手,口碑比快钱重要;别等‘万事俱备’,先往前走一步,每一步扎实了,别人才会信你。”
在他看来,创业的“苦”与“甜”,都藏在“帮别人变好”的过程里。“你每解决一个人的就业焦虑,每帮一个创业者迈出第一步,都是在给别人兜底。这种踏实感,比赚多少钱都珍贵。”王春联说,他始终相信“帮别人变好就是自己好”,这份信念支撑着他在低空经济赛道上稳步前行。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王春联表示,只要守住“帮普通人扎根新行业”的初心,坚持“诚信、务实”走好每一步,就一定能实现“让基层职业有价值、有希望”的目标——让每个努力的人都被看见,让每个平凡的梦想都能在低空经济的蓝天下发光。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news.bxada.com/6848.html